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、所、博班專任教授。國立巴黎(聖德尼)大學美學、藝術科技與藝術創造博士、巴黎造形藝術高等研究院菁英藝術創作博士。2008年至2014年任職於行政院文化部派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,負責拓展臺灣對歐盟各國之國際文化交流重責,任職六年期間推展國際事務卓然有成,總共舉辦了近1000場國際文化交流藝文活動,帶領巴文中心成為「文化小聯合國 — 五大模範國家文化中心」之⼀,與加拿大、瑞典、比利時、芬蘭齊名(2008年)。曾任世界各國派駐巴黎之文化機構小聯合國(FICEP)常任理事、行政院文建會(今文化部)顧問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主任、所長。2014年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,騎士勳位(Chevalier de l’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)。學術專長為美學哲思、藝術理論與創作、現代與當代藝術史、策展、藝術文化(國際交流)經營與(創造產業)管理、文化政策。
- 世界各國派駐巴黎之文化機構小聯合國 (FICEP) 常任理事
- 行政院文化部派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 (負責台灣與歐盟各國之文化國際交流)
- 行政院文建會顧問
-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、所主任
-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
- 暨任教於國立巴黎 (聖德尼) 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
- 經常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暨學術研討會
- 文化部、臺北市視覺藝術類評審委員
-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、高雄獎、桃園獎…評審委員
- 威尼斯雙年展評審委員
- 全國、省美展評審委員暨國內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
- 國內各項公共藝術 (中正機場二期航站、臺北縣新縣府廣場…等等) 規劃暨評審委員
- 全國大學聯招及國內教師資格檢定甄試、各大學研究所考試委員
- 文化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朱銘美術館、歐盟各重要美術館等國際大型策展暨研討會、策展籌劃
- 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總監
- 夏姿國際創意總監、基金會董事
博士階段
- 國立巴黎 (聖德尼) 大學,美學、藝術科技與藝術創造博士文憑
- 巴黎造形藝術高等研究院,菁英高等學院藝術創作班畢業
- 國立巴黎 (索邦) 大學,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博士候選人
- 國立巴黎 (聖德尼) 大學,美學、藝術科技與藝術創造博士候選人文憑
碩士階段
- 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,國立高等造形藝術文憑
- 國立巴黎 (聖德尼) 大學,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文憑
專科及學士
- 國立巴黎 (聖德尼) 大學,造形藝術系學士文憑
-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,美術科專科文憑
美學哲思、藝術理論與創作、現代與當代藝術史、策展、藝術文化 (國際交流) 經營與 (創造產業) 管理、文化政策
2005
美術館、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展覽策劃
- 「匈牙利─台灣當代藝術邀請展」展覽,與劉柏村共同策劃,布達佩斯Gallery MMG與MAMU Gallery藝廊聯合展出。匈牙利
- 「1955-2005 臺灣藝術:承傳與衍生」展覽,總策劃,國父紀念館。臺北
- 「當代藝術中的繪畫課題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總策劃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。新北市
- 「工作室越境」總策劃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。新北市
代表著作、文章發表
- 〈再定位:跨領域藝術範疇〉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《再 定位│跨領域藝術》,3-8頁。
- 〈實踐藝術範疇之跨領域境況〉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《再定位│跨領域藝術》,9-30頁。
- 〈科技藝術〉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《藝術六月》創刊號,4-7頁。
研討會論文
- 陳志誠(2005年)。〈當代藝術之藝術社會學面向提議:新犧牲主義〉,《當代藝術的社會學轉向─中青年批判家論壇第二屆 深圳美術館論壇論文集》。湖南美術出版社印行。
- 陳志誠(2005年)。〈繪畫族語:圖畫歸零之當代複式繪畫〉,《當代藝術中之繪畫課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行。
- 陳志誠(2005年)。〈當代「雕塑」場域〉,《「歷史積澱與境況標向」現代雕塑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行。
專書及專書論文
- 陳志誠協同策劃(2005年)。《「匈牙利─台灣當代藝術邀請展」展覽畫冊》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、雕塑學系印行。
- 〈臺灣藝術:承傳與衍生 關涉「文件校正」〉,《臺灣藝術:承傳與衍生1955-2005特展專輯》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
- 陳志誠(2005年)。〈索居演藝〉畫冊文章,《索居演藝一》、《索居演藝二》 (共二冊)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
- 陳志誠(2005年)。藝術六月學術年刊創刊號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編印。
2004期刊論文
〈策展機制思維評議與策展案例〉,台北當代藝術館《當代藝家之言》試刊號,65-72頁。
2004研討會論文
- 〈法國當代藝術範例:布罕、波東斯基、勒斐克V.S.台灣的複式情境〉,《當代藝術體制2004:法國當代藝術範例的系譜考V.S.台灣的複式情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24-45頁。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行。
- 〈實驗藝術小辭匯:一種藝術詮釋方法學〉,《1960-70年代美國當代藝術之創作與美學範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127-143頁,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行。
- 〈2004當代科技藝術大展:影像、傳輸、互動、監控〉,《當代科技藝術大展專輯》, 5-13頁。云辰科技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
2004專書及論文
- 《2004當代科技藝術大展專輯》。云辰科技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
- 《當代雕塑之過程演繹專輯》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印行。
- 《當代藝術體制:法國當代藝術範例的系譜考VS.台灣的複式情境專輯》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
- 《1960~70年代美國當代藝術範例之創作、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》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印行。